但绝大多数人只是稍作尝试就放弃了,原因是觉得自己不具备这方面的才能。写小说是不是得具有某种特别的天赋,否则就难以写出合格的作品?种种复杂的小说写作理论让人望而生畏,有没有一个简明扼要而且实用的小说创作指导体系?
对于小说创作的初学者来说,杰里·克利弗的《小说写作教程》是本针对性强的优秀参考书,它切合实际、容易掌握,对于小说创作的心理准备、故事理论、写作技巧、自我修订、思路畅通、时间管理等各个环节作出详细的解说,尤其可贵的是介绍了一个完整的易于操作的“故事模型”,使得初学者摆脱了方向不明、无处发力的茫然之感,增强了写作信心,明确了写作路径。对于较为成熟的小说创作者,这本书也值得一读再读,作为指导手册常置案头,在具体创作过程中常常翻阅、时时对照,用来解决小说写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种种疑虑、恐慌、障碍、堵塞。
本书作者杰里·克利弗是位成功的作家,但他更重要的身份是“作家阁楼”的创建者,“作家阁楼”是过去二十多年来美国芝加哥最成功的独立作家工作室。克利弗在美国西北大学教授小说写作十多年,并为《读者文摘》做专门讲座,还开设了“即兴写小说”的网上课程。我们常说,写得好不一定教得好,而克利弗显然是写得好教得更好。
在《小说写作教程》这本书中,作者首先从心理建设方面破解了初学者心目中关于小说写作的“魔咒”。
写小说和其他的艺术门类,比如说绘画和音乐不同,不需要特别的天赋,因为讲故事实际上就是讲述我们自己的人生体验。只要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,就一定有故事可以讲、必须要讲,小说写作只不过是讲故事的一种方式而已。所以说,写小说并非是一种先天的才情,而是后天习得的技能。
作者提出“即兴写小说”的理论,正是基于“人人皆可写小说”的观点,每个人都可以依据自己的人生体验来写小说。但这并不是说,写小说就很容易,它仍然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、持之以恒的练习。我们的生活当中,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,写小说既然等同于人生体验,那也就难免遭遇磕磕绊绊。
从更高的层次上来说,故事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,是每个人寻找生命意义的途经。作者为什么要写小说,读者为什么要读小说,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要在故事当中寻找情感体验,寻找“身份认同”,我们仿佛化身为故事中的人物,来体验这一切。寻找故事中的“身份认同”是所有人的心理需要,也是阅读与创作故事的秘密所在。
当明确了每个人都可以依据人生体验来写小说,目标是为读者提供“身份认同”,通过故事进行情感交流之后,接下去,作者详细探讨了故事的基本结构,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种种具体写作技巧。这是本书的重点所在,需要小说创作者细心领会,并通过不断地练习熟练掌握、融会贯通。
作者认为,故事的基本结构由以下五大要素构成:冲突、行动、结局、情感、展示。其中,冲突这个要素又可以具体细化为渴望和障碍。
冲突、行动、结局这三者规定了一个完整故事的轮廓。身为小说作者,首先要问,人物最深切的渴望是什么,想实现渴望,又面临着什么重大的障碍?渴望与障碍之间构成了难以避免的冲突,人物必须采取果断的行动来克服障碍、实现渴望,当一切事件推进到结局,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。
情感是使故事产生“身份认同”的关键因素,通过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,得以展示出人物的性格与思想。所有人物的行动,都是由情感来带动的,无论读者欣赏这个人物,或者厌恶这个人物,都能把自己的情感代入到故事中去,这正是故事魅力的秘密所在。
展示则是讲故事的基本技能,有了展示的能力才能把故事写得娓娓动人。有句古老的写作格言,要展示、不要讲述。不要仅仅写“他是个可怕的人”,要通过具体细节展现出来。作者认为,哪怕一点点的展示也比一箩筐的讲述要好。
克利弗在本书中对故事的五大要素进行了详细的阐述,同时指出,故事的五要素并非仅仅限于小说的构思阶段,而应贯穿于小说从构思到最终修改完稿的全过程,作者要不停地拷问自己,是否在小说里把故事的五大要素发挥到了极致,如果没有,那就说明故事还不够好。
除了以上主要内容,作者还在本书中探讨了有关小说创作其他各个方面的观点和经验,介绍了一些小说创作的技巧和“偏方”。这些技巧和方法对于小说作者们都有参考价值,但克利弗强调指出,小说作者对这些技巧和方法要结合自己的创作灵活掌握,归根结底,还是要回到故事的基本结构,在创作实践中把故事的五大要素融会贯通,这才是创作出好小说的关键。
至于有关小说创作的其他一些概念,比如说人物性格的发展演化、语气和风格、初始事件、情节节点、故事弧线、人物弧线等等,创作者可以不必理会,轻装上阵,参照奥卡姆剃刀原则——如无必要,勿增实体。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,太多的概念简直让人瞻前顾后、难以落笔。
在《小说写作教程》这本书里,杰里·克利弗回顾了自己艰难的学习小说创作的过程,先后经历了数位名家、教授的写作课,却始终感觉如同雾里看花、隔着一层,直到他遇到了导师伯纳德·萨巴思,学习并且发展了他在本书中论述的小说创作方法,这才一切豁然开朗。
就我本人来说,阅读本书的感觉也正如杰里·克利弗最初接触这套方法时的感受,如同照亮黑暗道路的点点星光,之前一片懵懂,之后豁然开朗。我想,在今后的写作当中,仍需要时时回到原点,参照本书介绍的小说创作方法,再度出发去写下属于自己的故事。
本文转载自豆瓣·风一中,图片来自网络,本文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有侵权,请与本站联系。
更多精彩请关注【一书网文】微信公众号,微信号:yinovel2017